sssmro 发表于 2017-1-9 10:02:03

快好省超市

腾中重工作秀,工业企业扩张的白日梦2011-06-21阅读(667) | 叶敦明
  腾中重工起家于偏于一隅的蜀中之地,借着中国企业抄底收购国际企业的舆论风潮,着实地招摇过市了一把。一个昔日籍籍无名的工业企业,曾有几个月的时间占据了行业新闻的制高点,从炒作秀的实际收益来看,的确是赚大发了。有人鼓掌,有人吐唾沫,但其知名度的上升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从工业企业品牌塑造角度看,腾中重工还是有一些创新之处。一般来说,工业企业都是从产品品牌、企业家品牌、企业品牌的务实传播做起,然后跃升到行业品牌和社会品牌的高调传播阶段。而腾中重工却来个连升三级,务实传播没有下多少功夫,就径直奔向社会品牌,播下的是芝麻种,收获的却是个大西瓜,腾中重工从草根到明星的发展路,与当年的超级女声毫无二致。

  实业强国,是很多工业企业当家人的心中梦想,行事低调,则是他们较为明显的共同特征。突然间杀出来一个打乱拳的腾中重工,行业内一时半会还没反应过来。有人神色俱厉地批评腾中,说他们压根就不具备兼并悍马的实力,更不具备重振旗鼓的运作能力。还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他们学习吉利,如何做好自己的公众形象,让政府机构站在自己的一边,有了政策的支持,巨额的银行担保就不成问题了。而腾中重工呢,就像一个耽于玩耍的孩子,对长者们的劝告置若罔闻,自说自话地表演者自己的套路,直到包袱抖光、水落石出的今天,人们对他们出牌招数的观点分歧依然很大。

  1、收购悍马的炒作秀,实为旭光资源上市做嫁衣

  2009年底,腾中重工高调宣布与悍马达成合作意向,之前对悍马这朵“残花”去向的诸多猜疑,一下子硬梆梆地砸在各位看客的眼前。想不到呀,买“马”噱头,竟然被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腾中重工给占尽了。此刻最悲痛的恐怕就是悍马迷,他们引以为傲的野性品牌,就这样被糊里糊涂地驯服了。

  好戏还在后面。根据相关规定,超过1亿美元的海外收购,必须先交由省级发改委和商务局,然后再报批到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然而,就在大戏有模有样地高调演出时,商务部却一再说他们压根就没有收到报批函,对这起所谓的大手笔收购只能是不予评论。这就奇怪了,悍马再不济,也不至于谁给钱就嫁谁吧。悍马先是不顾腾中重工毫无汽车生产和销售经验,面对腾中税后区区6000万元人民币的赢利能力也置若罔闻,现在居然在没有“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就贸然情定腾中,可叹,大家闺秀的做派荡然无存了。

  悍马远嫁海外小企业,可能是事出无奈,老东家通用铁了心要甩包袱。而腾中的“超低价”收购也被国内人士唱衰,他们在生产、技术、网络方面几乎空白,而且还缺少最为关键的准生证,即使成功收购悍马之后,他们还得兼并一家国内生产销售型汽车企业。处在风尖浪口的腾中,依然自信满满,从他们这期间制作的一个企业宣传片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伟大雄心”: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人们认为我们肯定做不成的事情,我们深信,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梦想不受限制,无事不能成就。中国,在向世界招手,腾飞的中国在向世界宣布,我将飞的更快、更高、更强,腾中,腾飞的中国。

  没想到,腾中重工扩展欲望的背后,还有这如此的民族大义和历史使命。腾中,这个企业名字也被他们精心地注解为“腾飞的中国”,与国家发展战略同呼吸共命运,腾中真的是玩大了。一个民营企业,却怀抱着忧国忧民的经营理想,是为假戏真做的辩解,还是发自本心的世界梦想呢?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如果腾中重工如愿以偿买下了悍马,那么他们手中的一点点的现金,根本就不够悍马现有二家美国工厂、3000多名员工塞牙缝,更可况悍马的绿色改造还要耗去更多的现金。

  站在悍马方面看,挂靠在通用下面都难以谋生,如果愿嫁给一个海外生手,自己的命运恐怕会更糟糕吧,一厢情愿地拿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也不会有那么容易。腾中买“马”,醉翁之意不在酒,腾中重工的后台老板李炎,当时正全力推动旭光资源上市,社会关注度至关重要。李炎玩的是一出腾笼换鸟的把戏,把对腾中重工的关注度悄悄转移到即将上市的旭光身上,炒作的高消费,就由旭光的股民们买单,自己的腾中重工免费露把脸,何其快哉。

  2、腾中重工被炒作之后,旭光资源粉墨登场,资本玩家用心良苦

  在腾中重工的网站中,你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发展之路,都是通过不断的收购来完成的。2005年,收购成立于1965年的四川长电电力公司,改名为腾中电子有限公司。2006年,腾中电子有限公司更名为四川腾中工业有限公司。同年,腾中重工收购了于1958年成立的广元建筑机械集团。2007年,公司于四川省新津创立一个生产基地,公司更名为四川腾中重工有限公司。2010年10月,腾中重工重组具有138年历史的甘肃兰通机械厂,正式机进入能源设备制造领域。不断并购,不断更名,不断增资,而且股东也在不断更换,从李炎的绝对大股,腾中重工现在的大股东又变成自己老同事的女儿。一连串动作,令人眼花缭绕,我们看到的都是资本在唱戏,鲜见实业运作的扎实业绩。而且直到现在,我们还是不明白腾中重工是靠什么起家的,是被无意疏漏了,还是被刻意隐瞒了?

  这个“平凑”起来的腾中重工,购买悍马却是虚晃一枪,把众人的目光聚焦到其背后的神秘推手。一番剥茧抽丝之后,旭光资源在港上市公司浮出了水面。2009年6月16日,旭光资源以招股价每股2港元平开,收盘报收2.38港元。按此收盘价计算,大股东李炎的身价在一天之内就上涨了3.15亿港元。太值了,腾中重工的炒作费用估计不到千万,而现实的收益却高过数十倍,更关键的是,李炎又一次给自己蒙上了诱人的财富面纱,他以一个资本超级操盘手的姿态再一次聚焦了公众的目光。

  为了继续神秘下去,李炎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索朗多吉”,寓意福气多多、无坚不摧。有了旭光资源这个资本平台,李炎的资本运作如鱼得水,他将自己1998年仅用4.4亿元购进的PPS业务,转手以110亿的高价卖给了旭光资源。腾中重工的商业炒作,是为旭光资源上市做嫁衣,而旭光资源则是为李炎在前台唱戏,真正的主角却隐身幕后。李炎的以小博大,先是实业探路,经由商业炒作,最终金蝉脱壳,一个漂亮的三级跳就这么轻松地完成了。

  李炎没有被暂时的丰收冲昏头脑,他的目标已经锁定了下一个目标:推动自己旗下的华拓实业谋求海外上市。腾中重工、旭光资源、华拓实业,隶属于隐约浮出水面的“华通系”,经过一系列的并购,一个从木业起家的小企业,摇身一变为资本大舞台,李炎虽在蜀中,却胸怀天下。华通系的第三个上市者,会不会就是腾中重工?

  3、腾中重工,是不是工业企业扩张的反面教材?

  工业企业的确有些内秀,这几年借助社会媒体和资本舞台,一个个隐形大腕纷纷亮相。从三一重工与徐工机械的凯雷收购口水战开始,到远东电缆蒋锡培的资本试水,再到华为的接班人“风波”,工业企业也开始进入到社会大众的视野。他们也从经济发展的默默奉献着,转型为行业和区域的头面人物。不断聚集人气的工业企业,势必都将走向上市之路,把眼球价值直接换算成经济利益,像华为这样始终远离资本市场的自我发展者,在国内很难找到第二家。

  作为一个工业企业营销咨询师,叶敦明也接触过不少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工业企业,他们对资金充满着渴望,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市场拓展,样样都离不开资本的力量。腾中重工以及其背后的华通系,靠着并购、上市等资本运作手段,把一个从县城起家的小企业,实业经营虽历经重重失败,转战资本市场却屡屡斩获,不由得让人感慨资本要比实业更为实在、更为直接。

  腾中重工的幕后操盘手李炎,把资本杠杠当成企业发展的跳板,刚过解冻期就断然出手旭光资源的所持股份,换取大量现金之后就会推动其华通系的另外一个企业上市。这样的华通系,充其量是一个资本孵化器,养出来的小鸡刚有点肉,就迫不及待地加以割售,再也没有将其养大的耐心和兴趣了。本来,工业企业应该把这些来之不易的资本用来发展实业,成就自己的行业领导者,让自己的品牌唱响国际市场。而若当稀缺的社会资本,被这些资本玩家当成个人发财的工具之时,资本的杠杆作用也就会随之衰弱。

  上市之后的工业企业若不能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只不过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无辜的股民,这些曾经受到资本厚爱的工业企业,很快就变成了资本的弃儿,当初的产业雄心,到头来却是黄粱一梦。腾中重工的资本冲动,不是国内工业企业发展的正道,我们更希望那些有远大发展战略的工业企业,在插上资本的翅膀之后,飞的更高、更远。

  叶敦明,工业品营销传播网创建者,天堑通途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7年、ABB和韩国现代电子等2家世界500强企业中高层管理经历,10年营销咨询实战经验,横跨消费品和工业品两大咨询领域。致力于工业品营销咨询、营销培训、工业品品牌传播,帮助工业企业走向务实高效的大营销之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快好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