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重型猎鹰火箭试射成功引发全球热议。虽然在这次发射过程中,芯级回收失败,但却成功回收了助推器。国内外媒体争相热捧重型猎鹰火箭,国内权威媒体还发表了《美国人凌晨完成一项壮举,告诉我们中美差距还有多么巨大》,对重型猎鹰火箭的吹捧溢于言表。 紧接着,一些人开始拿长征5号出师不利和猎鹰这次发射做对比,并大肆鼓吹私企的优越性,暗指应该将中国航天私有化。然而,就实践来看,私人承包或让私企来完成大型工程未必能够实现技术和商业双丰收。 私人承包并非灵丹妙药 近年来,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名片。在中国完成了高铁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中国曾经的师傅之一——德国,这个以品质著称的制造业强国,却在私有化的浪潮中步履蹒跚。 德国高铁起步虽然晚于法国,但在技术上一度处于世界一流水准——以德国为中心的高速铁路系统专用列车系列通达德国全境及奥地利、瑞士、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等欧洲六国,时速最高的路段可达320公里。 在过去,德国高铁以准时著称。德国《乘客权益保护法》规定火车如果晚点一个小时,乘客可以获得票价25%的退款;晚点两个小时以上,最多可获票价一半的退款;在午夜12点至凌晨5点之间抵达目的地的列车或某条线路上的最后一班车次,如果晚点超过一小时,铁路公司方面将为乘客支付最高80欧元的出租车或者巴士费用;如果晚点超过一小时并致使乘客需寻找临时住宿地点过夜,铁路方面将为乘客提供免费的旅馆住宿。除了准时,德国高铁的价格也比较亲民,而且德国铁路还为乘客推出了打折卡,为经常坐车火车的旅客提供最高5折的折扣。 然而,在私有化浪潮下,德国铁路迟到、晚点、事故等等接连不断,甚至碰到稍微恶劣一点的天气都会乱作一团,陷入瘫痪。在2013年德铁因列车晚点或取消,共向乘客赔付总计超过4000万欧元。虽然私有化后德国铁路的服务不断下滑,但火车票价不断飙升。以至于长途大巴的生意越来越好,在2014年德国乘大巴出行的人数翻了一番,达到了2000万人次(德国总人口8000余万)。 针对德国高铁的不给力,一些网友做歌吐槽德国铁路。 (DB早已私有化了,视频中称“做国企太久了”有误) 这段视频传到国内后,一位网友留言:“在德国呆过8年的表示,这个歌里面除了火车出轨以外,我全部亲身经历过,晚点、取消就不说了(基本上没有不晚点的时候),夏天ICE热到中暑、冬天冻成狗、恶心到极点的厕所、车厢搞反、挤成阿三的ICE、罢工、铁路上有牲畜所以紧急制动、在荒郊野外停下之类,全部都亲身经历过。唯一没亲历的就是出轨翻车(这事情德国已经干过N次了)” 国有化拯救阿根廷铁路 如果说德国是孤例,我们再来看看英国和阿根廷。 按照某些媒体经济学家的理论,一家独大造成垄断,因而火车票价虚高,私有化之后,由私人承包自由竞争后可以降低票价,并提升服务。然而,从实践上看,这种理论只存在于这些媒体经济学家的谎言中。 英国在将列车运营部门私有化之后,除了火车票价一路走高,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全面下滑。在2009年,英国最高票价突破了历史性的1000英镑后,前交通大臣Philip Hammond也不得不承认,火车在英国已经成为“富人的玩具”。根据UBS报告显示,英国目前是世界上铁路交通费用最高的国家。 而且自由竞争往往会带来信息混乱,资本家可以利用信息的不对等谋取暴利,英国《卫报》的一篇报道指出,从伦敦到曼彻斯特,能找出34种不同的票价......一次针对700多名乘客的调查显示,只有1%的人能够完全正确地分辨出各种不同种类的车票。有人开始怀疑运营公司故意制造复杂的票价体系,诱骗乘客选择较贵的列车。 相对于在私有化之路狂奔不止的英国,亡羊补牢的阿根廷则要略微幸运一些。 在上世纪80年代,阿根廷拥有5万公里铁路,铁路网络排名世界第八。然而,在私有化十多年之后,阿根廷的铁路只有1万公里还能运营。而且为了节省成本,列车往往采购日本的二手列车,加上铁路年久失修,在安全性、舒适性上相对于被私有化之前不可同日而语,曾经在四年内发生8起重大事故,最严重的一起事故导致51人死亡,703人受伤。 在车速上,由于私人不愿意投钱维护和保养,阿根廷的铁路堪称龟速——部分路段火车时速不能超过15公里;一段200多英里长的线路,在2014年时,足足需要5天时间才能跑完全程。
推动铁路国有化的前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 好在阿根廷亡羊补牢,在2015年时启动了铁路国有化进程,并大量采购了物美价廉的中国列车,比如在贝尔格拉诺铁路改造项目中,中国南车就获得17亿元订单。在中国的帮助下,之前提到的那段需要5天才能跑完的铁路,现在几个小时就能抵达目的地。 悲剧的铱星计划和难以实现的全球免费无线网络覆盖计划 也许有人会说,德国、英国、阿根廷铁路只能证明铁路工程不适合私人承包或私企经营。但ICT等行业私企就是比国企强。 不过,万事无绝对。在一些大型工程上,私企往往善于制造噱头,吸引媒体和资本的关注,而缺乏忍辱负重,20年磨一剑将把事情办好的毅力和决心。 在20多年前,摩托罗拉投资4亿美元建立了铱星公司,计划采用66颗功率为1200瓦卫星建立铱星移动通信系统。虽然当时这项计划被吹捧得天花乱坠,但过高的成本使其更不具备普适性——每部电话的价格为3000美元,每分钟话费3-8美元。经过一段时间运营之后,公司的客户只有2万多个,这使得铱星公司债台高筑,在拖欠了15亿美元的债务之后,铱星提出了破产保护的申请。最终,美国军方当了接盘侠。 在铱星之后,谷歌推出了全球免费无线网络覆盖计划,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谷歌计划花费超过10亿美元来部署数百个近地轨道卫星,计划于2018年向太空发射648颗卫星,以提供更快速、范围更广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在2016年,还有媒体杜撰假新闻,声称谷歌已将6颗卫星送上太空,今年也会陆续有60枚类似的卫星升空。更可笑的是,这则假新闻获得了国内媒体的争相报道,一些人更是兴奋不已,大声疾呼:“墙要倒了”、“虚拟世界就是要绝对自由”。 然而时至今日,谷歌的全球免费无线网络覆盖计划已然杳无音讯,而且该项目的负责人格雷格·维勒在上任数月后就离职。除了用卫星提供WIFI,谷歌还鼓吹用太阳能无人机做WIFI热点,然而,这项计划也惨遭失败,项目负责人马克西姆·雅尼在2015年5月还以抵押欺诈罪入狱。 在谷歌失败之后,马斯克宣称要发射4425颗卫星为全球提供1Gbps的链接速度。然而,就现有的技术水平来说,用地卫通信来取代现有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根本不现实,只能作为现有通信系统的补充,在少数场景下发挥作用。相关分析在《谷歌全球免费wifi能带来“自由”吗?》一文中已有叙述。就实践来说,中国部分航空公司在飞机上通过卫星通信向乘客提供WIFI服务,不仅WIFI使用人数受限,而且网速也非常慢,有乘客就评价“微信发一张图都要5分钟”。 可以说,发射4425颗卫星为全球提供1Gbps的链接速度,是马斯克给投资人画的又一个大饼。 结语 其实,所有制形式和企业效率没有任何关系。IBM作为私企,在郭士纳接手前以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著称,业界还流传过IBM把一个箱子从3楼搬到4楼,需要3个月时间才能办成的笑话。中航工业作为国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研发出了歼20,并用7年时间装备了空军作战部队。(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