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AMT—领先的高科技先进制造产业服务平台

发表于 2017-2-22 11: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球通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能源、医疗、轨道交通、模具机床等行业都离不开刀具装备。从今后发展趋势来看,全球刀具市场未来5年预计年增长3%~5%,按这样的增长速度,我们仍然稳居世界第一把交椅。从国内刀具的供应来看,国产刀具占据主流地位,达65%。这些年我们也成就了像株钻这样优秀的企业,加上原来的四大工具厂等,大概有10家骨干企业,都从传统的刀具走进现代刀具行业,而且一年比一年发展得好,它们已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这是一个非常好得表现。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国产刀具生产总量为290亿元,除供应国内市场外,出口刀具70亿元。同年,我国进口刀具和国产刀具总销售额达到330亿元,居全球第一。中国的刀具2010年增长了40%,前三个季度的增长都超过了50%,2010年国外刀具企业在国内的销售也增长也非常好,没有市场需求什么发展都谈不上,有了市场需求,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在330亿元销售中,进口的110亿元刀具全是现代高效刀具,220亿元的国产刀具中,称得上现代高效刀的仅有20亿元左右,才占到10%~15%,而国外品牌刀具销售额占到我国刀具消费的1/3。这表明中国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刀具大市场的同时,高端市场被跨国企业占据,这是一个大问题。

  2011年国内刀具市场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有望创造新的历史最高点。统计数据显示,仅上半年国内刀具市场就实现了25%~30%的增长,尽管自7月份开始增速有所回落,但全年仍可实现15%的增长。相比较而言,近几年国际刀具市场保持稳定恢复,但年均增长率保守估计仅保持在3%~5%左右,而国内市场在经历过去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也会逐步稳定保持年均增长率在10%~15%,因此,国内刀具市场容量增速会比国际市场快3倍以上。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刀具大市场,而诸多跨国刀具集团也在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战略中,无一例外地都把扩大在中国的刀具销售作为首选,各企业的亚太总部、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物流中心等纷纷落户中国,从而以中国为中心辐射亚洲,更加直接便捷地服务于客户,更好地满足亚太地区客户的特殊需求。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分析认为,中国市场之所以会受到如此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市场销售份额在其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为了牢牢抓住中国市场,国外刀具制造企业都在仔细研究中国装备业的需求,如山高刀具在今年成立了行业发展部,旨在以行业为研究对象,专注于提供行业典型零部件加工的解决方案。该部门的技术专家各自负责一个重点行业,关注行业发展动态、解决该行业刀具应用的技术问题、不定期为该行业客户举办刀具应用培训。

  美国切削刀具协会(USCTI)会长SteveMorency表示,“从全球来看,从北美到欧洲一些地区,以及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市场都相当繁忙。在前不久举行的EMO2011机床展上,与会者似乎都在寻找能解决生产问题的加工方案,而不只是随便采购。机床制造商在展会上的销售似乎相当强劲。许多行业都提供了增长良机——航空(特别是商用飞机)、汽车、医疗和能源行业的发展都方兴未艾。”

amtbbs二维码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4418 | 回复: 4476

QQ|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用户协议|AMT咨询|商务合作|会员入驻|积分充值|积分商城|积分奖励规则|TradEx全球购|加入QQ技术群|添加企业微信|加入微信技术群|文章投稿|手机版| 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简称AMT™, 制造知网™) ( 沪ICP备12020441号-3 )

GMT+8, 2025-2-12 01:30 , Processed in 0.146139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论坛声明: 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制造知网) 属纯技术性非赢利性论坛,请勿发布非法言论、非法广告等信息,多谢合作。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且会员单独承担发表内容的法律责任,与本论坛立场无关;会员参与本论坛讨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凡涉及政治言论、色情、毒品、违法枪支销售等信息一律删除,并将积极配合和协助有关执法机关的调查,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论坛资源由会员在本论坛发布,版权属于原作者;论坛所有资源为会员个人学习使用,请勿涉及商业用途并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和知识产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处理和回复,谢谢合作!

合作联系: 双日QQ客服:3419347041    单日QQ客服:3500763653    电话021-37709287    合作问题投诉:QQ:2969954637    邮箱:info@amtbbs.org    微信公众号:AMTBB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