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体结构上一个虚拟机床系统和本地/远程客户构成服务器/客户体系.它们建立的连接由不同层次的协议支持.在低层使用连接意义上的协议来使低级数据相互通信.如 TCP/IP,IIOP,RMI等.在高层使用语义意义上的协议来支持高级数据传输,如符合STEP标准的产品数据格式、VRML以及预先定义好的 (标准的) 任务请求/结果回送格式等.由此通过图形接口和符号接口来连接客户和提供服务.在虚拟数控机床接受任务请求后,通过调用调度知识库中的元知识,将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子任务,并通过服务定位模块将每个子任务分发给响应的子模块.系统共有4个子模块,即NC解释器、计算模块、几何实体和拓扑结构. a. NC解释器 从服务定位模块中接受数控代码并将其翻译为制定机床部件、刀具等运动的信息,并将其通过服务定位模块传送到计算模块来计算随后的机床的响应.NC解释器能够被自由地配置从而能够模拟任何一种数控机床的CNC控制器. b. 计算模块 完成各种计算任务,如进行齐次变换,计算部件新的空间坐标来修改拓扑关系,根据刀具的轨迹计算加工零件新的几何形状,根据几何实体模型判断两部件的空间距离来检验是否发生干涉等.这些计算结果是虚拟制造过程中加工方案评价以及可加工性分析所必须的. c. 拓扑结构 描述几何实体当前及历史相互空间关系.可以建立以任两个几何实体之间相对坐标变换矩阵为元素的矩阵,亦可建立链表结构来存储类似数据. d. 几何实体 描述单个几何实体当前及历史空间信息.几何实体的存储格式应符合工业标准,以便能从现有的CAD软件中方便地抽取几何模型,从而能快速建立机床几何模型. 在具体系统实现上,应保证客户和虚拟机床具备良好的通信协议,即客户端应具备相应知识,以便使客户端不但能够发送虚拟机床能够理解的请求,而且能够理解虚拟机床回送的服务结果.针对客户和虚拟机床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次数的多少,可将其分为稠密和稀疏两种类型;根据连接客户相对虚拟机床服务器在网络中位置的变化程度可分为静止和移动两种.对于稠密和静止客户,将知识长期驻留在客户端能减少每次通信的传输量从而减少成本;而对稀疏和移动客户,在每次建立连接时将知识动态传输至客户端能够使服务器和客户端知识是一致的,从而避免了每次一致性校验的成本.在当前,采用Java与浏览器组成客户,利用CORBA作为连接协议,利用并扩展ISO STEP标准建立任务请求/服务结果回送所遵循的标准,将虚拟数控机床利用OMG IDL封装,以及利用VRML作为图形接口,是一个可行的方案.本研究正在建立一个原型系统来论证上述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在原形系统中利用CLI和GSL作为脚本控制Deneb的VNC软件包将其服务提供给利用CORBA封装的对象.在客户端Java小应用程序向CORBA对象发送请求,并从其接受服务结果.Java小应用程序负责相关数据分析.初步实践表明,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上述系统只支持部分符号数据的访问,如判断是否发生干涉以及加工时间等数据.原型系统进一步的功能将利用VRML能使远程客户能访问虚拟机床的图形资源.
版权声明
1、本平台所有作品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本平台所有作品由该作品作者发表,该作品作者与本平台享有作品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时必须同时征得该作品作者和本平台的同意;
4、作品作者须承担一切因作品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法律责任;
5、作品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作品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平台,本平台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本平台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作者删除违反平台的作品;
本文地址: https://amtbbs.org/thread-9442-1-1.html
|